港媒报道:3月30日香港大公报,为减少「白色污染」对深农集团做出报道,以下为报道原文:
环保绿箱运农产品 减本港「白色污染」
◆ 香港再出发大联盟秘书长谭耀宗一行,到深圳海吉星市场调研,了解蔬果配送过程。 ——大公报记者石华摄
◆ 标准转运箱配备二维码、条形码和射频芯片,方便追踪。 ——大公报记者石华摄
01轻量便捷 保鲜效长
搭配冷媒使用,72小时温度变化不超过14℃,自带锁扣+轻便材质+折叠设计
02坚固耐用 重复使用
可承重100公斤不损坏、不变形;重复使用1000次以上,可回收降解循环利用
03安全阻燃 不损健康
不产生有害气体,离火即熄且无滴落
04随时随地 跟进查询
随时随地可查询农产品信息
每个单次成本仅0.6元人民币
芯片上传数据智能追踪监控
大公报记者石华
深港联手推动智慧农机发展
走进深圳海吉星市场,建筑物外墙上的「消费扶贫中心」几个大字十分吸睛,这是深圳首个面向全国的消费扶贫中心,帮助深圳对口地区扶贫产品走出产地,走向全国。现代农业机械化(农机)技术不但飞速发展,更趋向高科技智能化。近年来,深农集团联合供销渠道,推广自动播种机、掐苗机等智慧农机,减少人力成本,助力高标准农田建设。
助力乡村振兴
深农集团董事长黄伟表示,围绕着中国整个农业产业链、智慧农机的研发等,深港联手可以做很多事情。「香港有好的市场化的融资和投资机制,深圳在科创产业生态上有优势,两者结合,将香港的科研金融力量融入到国家乡村振兴大局。」
现时70%以上的农产品是经过农产品批发市场,进入百姓的菜篮子,批发市场担起了「农业联系」的角色。深农集团在深圳海吉星市场划出1.5万平方米,投资5000万元,建成首个面向全国的消费扶贫中心。中心经线上线下渠道,将广西西林麻鸭,推广到深圳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市场,年销量超8万只;为云南昭通非遗红糖打开新销路,销量年增长200吨;每年助力汕尾共计1500万元的农产品推向市场;直播带货帮助扶贫产品销售商家做推广。
——大公报记者石华深圳报导
特别声明
来源:大公报记者石华
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,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